导语
海南自贸港建设正全面提速,澄迈作为“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门户,正成为承接政策落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节点。
近日,三川田中标【澄迈老城科技新城AI产业馆设计项目】,将以“渡口文化”为城市记忆,以“产业中枢”为空间目标,打造一座集展示、招商、运营于一体的 AI 产业馆。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展厅,三川田以‘打造 AI 产业馆’为整体空间策略的核心,凭借科技与系统运营思维,构建长期活跃、具备服务属性的产业平台。
区位赋能 产业聚势
澄迈,地处“海澄文定”一体化发展轴心,是海口都市圈的重要西向延展口,也是自由贸易港产业落地的关键节点。
近年来,老城科技新城在生态软件园、自贸片区、数字特区的共同加持下,逐步形成以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矩阵。
澄迈的角色,已不仅是地理通道,更是产业集聚地与价值转化场。本次 AI 产业馆选址城市中轴,不仅回应发展逻辑,更承担起承载城市“展示+招商+服务”职能的战略接口。
空间语法,让城市逻辑自现
AI产业馆是城市战略落地的物理界面,也是区域产业逻辑外显的系统平台。三川田提出:“我们不只是建造空间,而是构建一座能长期运营、能动态更新的 AI 产业馆。
澄迈项目以“渡口文化”为核心策展线索,串联“文化渡口—产业渡口—人才渡口—生活渡口”四层空间叙事。场景既延续地方记忆,也预设城市走向。
在此基础上,三川田可根据项目需求实现“千人千面”的内容推荐机制、自动讲解与语义交互体验,助力AI产业馆构建个性化信息表达系统。
一馆多面:澄迈产业服务的“新主场”
澄迈 AI 产业馆不仅服务于展示与招商,更具备日常可用的产业接待与政策服务功能。项目构建“展示—招商—培训—互动”四位一体结构,满足多元使用场景。
馆内布局围绕“港道交汇”展开,主展区设有灵活展陈系统、智慧沙盘、多角色信息终端,配合数字中台形成节奏清晰、可调可控的体验路径。
在建造层面,项目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具备缩短工期、低碳环保、自由拆改等优势。系统结构预留升级接口,便于后期拓展智慧讲解、互动反馈、数据回流等功能模块。
总结
空间连接城市发展节奏
澄迈科技新城产业馆,不仅是一座展示空间,更是一座立体的信息平台。它连接了区域的文化精神、产业战略与招商需求,也承接着城市叙事的逻辑顺序与内容密度。
三川田将继续以“建造+运营”一体化模式,结合AI驱动的全生命周期策展系统,从设计、建造到运营,不断迭代空间内容表达力,让AI产业馆从视觉呈现走向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