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戏院将联合创意编程实验室OF COURSE与
英国新媒体艺术家Jayson Haebich带来
一场分层多维空间激光秀
人工智能音画互动系统、
数据可视化、激光投影、沉浸式影像等
为观众在中国大戏院提供全新的
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感官体验
中国大戏院内景
本次演出的场地:中国大戏院,始建于1930年,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原名“三星舞台”,1944年更名“中国大戏院”。在上世纪30-40年代,与文明大舞台、天蟾舞台、共舞台,并称“上海四大京剧舞台”。40年代中期,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许多京剧名角常在此登台献艺,是南北京剧名家非常青睐的京剧舞台之一。
此次演出
艺术家Jayson Haebich 希望探索
光影、音乐、画面和空间四种元素
未来融合的可能性
在了解本次激光秀之前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艺术家
杰森·哈贝奇
Jayson Haebich
Jayson Haebich新媒体艺术家、资深创意工程师,伦敦大学史密斯学院计算机艺术硕士学位,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副讲师,格林威治大学客座讲师,现工作和生活于伦敦。Jayson Haebich善于利用激光、投影和其他以光为基础的媒介创造出沉浸式艺术作品,从而增强其中色彩和空间的表现力。
艺术家过往作品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 《 伯利恒之星》
伯利恒之星 by Jayson Haebich
Jayson为英国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庆祝圣诞节的互动激光作品《伯利恒之星》,庄严大气,完美衬托出了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的气质,并且,观众还可以通过ipad控制作品的颜色和激光的数量。
伯利恒之星 by Jayson Haebich
《光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光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by Jayson Haebich
“光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艺术家Jayson Haebich打造的一个互动“激光雕塑”作品,通过3D追踪技术,当体验者用手触碰激光时,激光会发生相应的反馈,这些光线透过烟雾,灰尘和其他空气中的颗粒,形成一个旋转,迷人的光影世界。
作品视频
本次演出作品
【史莱姆-“光”在流浪的尽头】
注:因人工智能激光秀的特殊性,很多影像效果都是实时生成的,
实际观看效果请以现场效果为准
本件作品激光“史莱姆”是一套人工智能音画互动系统。其内在逻辑基于 “data makes data”既数据生成数据理论。首先,系统通过机器学习分析各种实时数据,如交通数据、环境数据和网络数据,形成实时生成图像。之后,这些图像会与现场的音乐联动,形成音画联觉的美妙体验。最后,3台高功率激光发射器作为终极武器出场,在智能程序的驱动之下,穿过空气中的薄雾,与中国大戏院现场的画面结合形成一个混合的分层多维空间。
时间
2019年3月22日 14:00-20:30;
3月23日-3月24日 11:00-20:30
(每天6场)
地点
中国大戏院(上海市黄浦区牛庄路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