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资讯|人物访谈|活动|新品|案例|方案|招标|技术|企业|产品|展会|商机|专题|招商加盟|企业招聘|新媒体艺术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山地特色小城镇产镇融合业兴镇旺

山地特色小城镇产镇融合业兴镇旺

编辑:格非儿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8-11-5 10:06:17

  近年来,黔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着力探索具有黔南特色的山地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了以“都匀为龙头、县城为骨架、建制镇为支撑、乡所在地和人口集聚村为补的城镇化体系基本构架。

  5年来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26.4平方公里增加到18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36.5%提高到50.5%,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20个城市综合体、20个示范小城镇初具规模。

  目前,都匀市和独山县、三都自治县先后获批成为国家新型城镇试点县(市),瓮安县猴场镇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特色小城镇,贵定县昌明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

  在小城镇建设的道路上,黔南州以“产镇互动、以产兴镇、以镇促产,产镇互补”为发展目标,以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抓手,从聚集特色产业、提升人居品质、改造生态环境等方面处处发力,努力建设一批新兴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体制机制灵活、文化内涵深厚、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深入推进黔南山地新型城镇化进程。

山地特色小城镇产镇融合业兴镇旺

  产镇融合 业兴镇旺

  走进黔南州20个重点示范小城镇之一的独山县麻尾镇,一家家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一排排厂房林立、一辆辆来来往往的大货车……发展活力,扑面而来。

  大力发展产业,是麻尾镇近年来在小城镇建设之中的关键手笔。

  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处的独山县麻尾镇,自古以来是两地边界贸易的重镇,也是“贵州南大门”。近年来,麻尾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以本地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本地化产业为基础构建“一区四园一港一基地”格局。通过抢抓国家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的机遇,推动园区铁合金企业优化重组,进一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今年开工建设独山港区暨泗亭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极具影响力的特钢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不断向新型工业化转型。

  麻尾镇单是年产50万吨新型锰材料的金孟集团,在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解决社会就业2000人以上。随着该镇装备制造、物流以及轻工等主导产业板块的不断壮大,不仅聚集了小镇人气和财气,也成为拉动独山县域经济的重要马车。

  麻尾镇产业与城镇的融合发展只是黔南在小城镇建设中,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产业为支撑,黔南建设了不少特色小镇,不少小镇走出了产镇融合的路子。

  近年来,黔南州积极探索“小城镇 ”发展模式,要求辖区内106个乡镇明确未来5年内发展的主导产业,推进“小城镇产业”“小城镇+园区”“小城镇+景区”“小城镇+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模式。建成了贵定昌明、独山麻尾、福泉牛场等一批工矿贸易型小城镇,惠水好花红、贵定盘江、瓮安猴场等一批乡村旅游型小城镇,平塘卡蒲等一批民族风情型小城镇和荔波甲良等一批生态保护型小城镇,基本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产城景融合互动的发展格局。

  截至2018年8月,20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小微企业731家,拥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01家,实现旅游产值155亿元,新增就业人口5.5万人。

  特色为本 小城镇百花齐放

  为了避免“千镇一面”,近年来,黔南州依据各地特色优势资源,统筹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经济贸易、人流物流、产业支撑、资源要素等多种因素,为每一个小城镇确定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使各个小城镇差异化发展,打造自己的风格。

  在瓮安猴场镇,红色文化和千年古邑的历史文化,让这个传统商贸重镇华丽转身为精品旅游目的地。巍峨的瓮安大戏楼、厚重的猴场会议遗址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前来,拉动旅游收入上亿元。

  在荔波县梦柳布依风情小镇,紧邻大小七孔景区和布依族文化优势的叠加,让这个小镇子“火”了起来。

  刚过的国庆节,无数海内外游客沉醉于地球绿宝石的美景,也沉醉于小镇的美食、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陀螺、禾仓、两片瑶服饰、大铜鼓等民族元素和瑶山三宝、脆骨瑶山鸡、樟江孔雀鱼等特色菜品更是让游客大加赞赏。

  每年春天,贵定县盘江镇音寨的金黄油菜花和雪白的李花交相辉映,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慕名而来。旅游业的发展让小镇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不同的禀赋不同的资源,赋予了各个小城镇不同的发展道路,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目前,黔南州根植自然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机农业、中药材等资源要素禀赋,依托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五大新兴产业,以及烟、酒、茶、民族医药、特色食品工艺品等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小城镇+产业”“小城镇+园区”“小城镇+景区”“小城镇+大数据”等融合发展模式。建成了贵定昌明、独山麻尾、福泉牛场等一批工矿贸易型小城镇,惠水好花红、贵定盘江、瓮安猴场等一批乡村旅游型小城镇,平塘卡蒲等一批民族风情型小城镇和荔波甲良等一批生态保护型小城镇。

  小镇美丽 生活便利

  今年搬到贵定县云雾镇的移民陈正艳一家就感受到了小城镇的便利生活。

  “以前在老家,想要买什么东西都不方便,只有等到‘赶场天’才能乘坐班车到镇上购买,搬到镇里的阳光家园小区以后,不管是办事、看病还是买东西都很方便。学校离家又近,孩子放学后可以自己回家,这样一来我就可以多一点时间上班赚钱,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陈正艳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笑容满满。

  建好建美小城镇,是为了给一方百姓建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家园。近年来,黔南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编制了《黔南州农村人居环境管控通用图册》《黔南州特色小城镇和特色小镇发展规划》。同时,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坚守两条底线,突出“三生融合”,拒绝大拆大建、挖山填湖、贪大求洋,目前全州20个示范小城镇绿化覆盖率达56%,垃圾处理率达89%。

  黔南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十条意见》,在推进“8+X”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宣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推动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同时,实施黔南州乡镇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围绕“一引领(强化规划引领)保两洁(保持环境整洁、保持水体清洁)、三提升(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城镇绿化美化水平、提升城镇管理水平)治七乱(治理道乱占、车乱开、推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牌乱挂、渣乱倒”开展专项治理。

  同时,黔南还积板做好经营小城镇“大文章”,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管理和运营,着力提高小城镇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目前,黔南州小城镇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黔南20个示范小城镇新增小微企业731家,拥有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401家,实现旅游产值155亿元,新增就业人口5.5万人;20个示范小城镇生产总值累计完成734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财政收入达42亿元,增长2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6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46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文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