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人工智能赋能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方案》和《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推进方案》明确了 " 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 " 总体目标定位:计划到 2027 年,培育 20 个服务垂直行业的基础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 50 个以上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推出 100 个以上融合示范典型案例。
其中,从产业发展、生活消费、政务服务 3 个方面,聚焦 13 个重点领域,确赋能应用方向、具体目标和重点模型支撑,深度拓展应用场景。在产业发展方面,山东将选择化工、铝业、钢铁、矿山开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 6 个产业领域,作为推进重点。
具体在文旅层面,融合 VR/AR/MR 技术构建多模态交互系统,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儒家文化、齐文化等传统文化礼仪场景,实现文化遗产从静态展示向活态传承质变升级。实施 " 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 ",加强 " 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 " 平台建设,以泰山、崂山、曲阜三孔等知名景区为重点,引入人工智能导览、智能售票、人流监控等技术,提升游客浸入式旅游体验。
到 2027 年,可穿戴文化设备制造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数字动漫、数字出版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10% 以上。
《政策措施》围绕努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应用高地,从科技创新、核心要素、赋能应用、产业生态、资源保障等五个方面进行布局和支持,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系统化政策支撑。
一方面,山东省级财政统筹整合 10 亿元资金,支持人工智能发展重点集群、重点平台、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除个别明确期限政策外,都延续支持至明年年底,还将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另一方面,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赋能应用关键环节,创新推出 " 算力券 "" 模型券 "" 语料券 "" 数据集 " 等方面支持政策,最高支持金额可达到 1000 万元。
对采购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赋能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每个企业奖补总额最高 500 万元。每年布局 3-5 个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基地,按规定每个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助,支持开展中试验证和算法模型、标杆场景的批量 " 孵化 ",其中对获批国家行业应用基地的,每个给予最高 1000 万元补助。
支持培育打造元宇宙创新 " 名品 " 和应用 " 名景 ",牵引带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按标准遴选一批优秀创新产品、示范效应强的应用场景,每个给予最高 100 万元一次性奖励。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等终端产品培育壮大,给予一次性最高 800 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