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在校内隆重举行了“数字人项目”发布会。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湛毅青、设计学院院长蔡新元等, 华中师大一附中党委书记杨国红、校长徐惠等全体班子成员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华中师大一附中2007届校友陈超主持。
AI数字人赋能教育创新,开启跨学科育人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明确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此背景下,华中师大一附中主动担当、率先破局,以“数智教育元年”为起点,开启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数字人项目”的二维原型由华中师大一附中2012届校友李可为设计,在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学院蔡新元教授团队的AI黑科技加持下,变身憨态可掬的三维数字人,并接入DeepSeek大脑,焕发了数字新生。通过虚拟教师、个性化学习助手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体验,构建AI学习助手,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跨学科思维能力。
“数字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未来拔尖人才的核心素养。”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徐惠在项目启动仪式上指出,“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我们让学生从高中阶段就能接触真实科研场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创新能力。此次“数字人”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两校合作从“资源互通”迈向“智慧共创”,是大中小学人才一体化培养的里程碑式探索实践。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培、平台共享”的育人共同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湛毅青指出:“华师一附中的“数字人”,依托我校设计学院蔡新元院长团队的技术力量,通过多模态数据采集和深度学习算法,可通过精准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它帮助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维启发和情感教育中。这一项目作为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典型案例的延伸,不仅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落地应用,为全国中小学AI教育提供可复制的华科大-华师一附中“双高衔接”的范式。更重要的是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是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的一个创新样本。”
在发布会现场,两校领导共同揭幕了数字人的形象及命名,这个名为“华小一”的数字人可爱幽默,能实时语音对话,会讲笑话、能答疑,连肢体动作和音效都充满个性,还带领现场观众共同游览了他视角下的华师一校园。
在舞台剧《你好,华小一!》的表演中,数字人“华小一”与学生实时互动,不仅为他们介绍了华中师大一附中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还能够及时察觉学生情绪,借助历届校友的故事帮助学生走出考试失利的阴影,“华小一”甚至化身为最贴心的学习伙伴,为学生定制出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在互动环节,作为“华一通”的“小一”充分展示了他的知识储备和幽默丰富,从“学生食堂最受欢迎的饭菜是什么?”到“你在华师一附中最喜欢的校园角落是哪里?”再到“你作为华师一历史上首位数字人此刻的心情如何?”介绍一下你将来在课堂上的功能?”,数字人全面且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据悉,“华小一”未来将出现在校园内更多地方,深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智慧伙伴”。
学校联动顶尖资源,打造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
此次“数字人项目”并不是华中师大一附中与华中科技大学的第一次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华中师大一附中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开设大中衔接课程,成立“一体化建设实验区”。两校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前沿的学术讲座和实践指导。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项目,与高校师生共同开展研究,感受科研氛围,培养科研兴趣。
“把未来建在学校”,这一理念贯穿于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办学实践。建设“3D打印实验室”,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建设“AI+机器人实验室”,与武汉大学联合建设“空天探测实验室”,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建设“新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光网络实验室”。今年,华中师大一附中还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讯飞班”,和武汉大学合作成立“人工智能实验班”,从多种方面培养科技人才。
华中师大一附中坚持“大中小”贯通式培养体系和“家校社”协同式育人体系,学校积极建立由国家基础课程、学科实践课程、综合探究课程、启航未来课程等四大类课程构成的五育并举课程体系,整合社会、家庭、高校、校友等课程资源,形成了以光谷课程、院士课程、高校课程、校友讲坛、博士讲坛、大学文化周等为主要形式的课程群,例如,学校至今已经邀请了50多位院士来校讲学,鼓励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学术新知。
今天,“数字人”的加入,让“未来校园”再添新翼。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学生可以对话历史、探索奥秘,在虚实交融中拓展认知边界,培育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坚持“三位一体”育人观念,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
华中师大一附中一直致力于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2022年,学校《新时代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截至目前,学校国际奥赛各学科共荣获38枚金牌,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五大学科,名列全国中学榜首。学生后续发展动力强劲,多人获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等高校最高荣誉,多人代表高校荣获国内外赛事冠军。
从上世纪80年代首推“五·四零”方案,首建年级负责制,首提“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两把”理念,到90年代首开中学素质学分制先河,再到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提出并践行“塑造强健身心、涵养卓越品格、培养关键能力”三位一体育人观念,华中师大一附中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前沿。此次与华中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不仅是一次技术赋能教育的实践,更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