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案例| 招标| 企业| 产品| 访谈| 会议| 新品| 方案| 技术| 展会| 商机| 招商| 专题| 招聘
 数字展示在线首页 > 资讯中心 > 浅谈博物馆中的新媒体及其效果

浅谈博物馆中的新媒体及其效果

编辑:婉玗 文章来源:数字展示在线 发布日期:2019-6-6 7:13:38

  摘要
  传统观念认为,博物馆是一个权威且严肃的机构,是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新媒体是伴随科技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又促进社会交流、进步的新媒介。在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之前,没有人会想到现代博物馆收集、保护、研究、展示和教育等多项功能以及日益增长的社会责任的实现将依靠最新的技术和媒介而达成。当今世界,博物馆中的新媒体随处可见,其效果明显,顺应时代潮流,也出现了新老碰撞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分析新媒体的相关概念,将其与博物馆结合,找出新媒体出现在博物馆中的原因,分析显著效果和随之出现的新问题,并提出建议,展望博物馆中新媒体的未来发展。

 

  绪论
  一直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都在根据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发展与进步修改着对博物馆的定义。较为通用的定义为1989年9月荷兰海牙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修订的:“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07年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又对博物馆的定义稍作修改:“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两者比较,“教育”这一目的愈来愈重要,这也符合新博物馆学运动带给现代博物馆的新理念。博物馆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和公众服务。如果仅仅利用传统的传播和展示方法及媒介,博物馆无法带给博物馆观众乃至社会大众最佳的体验,博物馆无从解决内部诸多问题,例如博物馆藏品展示与保护的矛盾,教育功能的发挥、观众参与度的问题、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等。于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并惠及世界的新媒体技术出现在博物馆中,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完成自身职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探讨新媒体与博物馆的学术著作有很多,基本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关键词“新媒体”可以发现,有关新媒体的文章自2006年以来逐年大幅度增长,文章大多与新媒体内涵、教育、传播、政治有关,既有期刊论文《“新媒体”概念辨析》、《新媒体与未来教育》、《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等,也有博士论文如《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媒体与党的建设》,文章大都从媒介发展历程出发,归纳“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并将其与教育、政治、党建等领域结合探究,得出新媒体对于这些领域研究做出的贡献,并展望未来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发展。搜索关键词“博物馆与新媒体”,相关文章数量自2009年以来大幅提升,其中涉及到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新媒体在博物馆各项工作中的应用等。陈刚的《数字博物馆概念、特征及其发展模式探析》从博物馆定义和职能出发,分析了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博物馆各项工作中的差异,归纳出数字博物馆的基本特征并理清其发展脉络;张遇、王超的《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基于移动应用的博物馆观众体验系统》参照国外实践,在理论层面上将新技术、新媒体与博物馆相结合,勾勒出“智慧博物馆,我的博物馆”系统,加强观众与博物馆藏品间的信息交流;邵晨卉的硕士论文《新媒体与博物馆展示设计》明确分析了新媒体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定位与作用,并为新媒体未来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提供了思路;陈刚的《新媒体与博物馆信息传播》分析了新媒体与博物馆信息传播等相关概念,归纳新媒体在博物馆信息传播中的应用与意义,探讨新媒体的相关影响。《中国博物馆》杂志在2015年第2期开辟关于新媒体、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的专题研究。这些文章既明确了新媒体的大体内涵,也说明了新媒体能给现代博物馆带来什么,开拓了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思路,但缺乏两者结合相关问题的探讨,比如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存在形态,新媒体与新博物馆学运动存在的关系,新媒体与博物馆的兼容性等。

  本文将从新媒体与博物馆的发展脉络出发,探讨新媒体技术中数字化、多媒体以及智慧型的不同媒体面向,找出新媒体出现在博物馆中的原因和其解决的博物馆核心问题所在,分析博物馆中新媒体的效果,提出新的问题并给予建议和对未来博物馆中新媒体发展的展望。

  一、博物馆中的新媒体
  (一)什么是新媒体
如同新博物馆学运动之于传统博物馆,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发展而来的。“新”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新媒体可以说是一种大环境: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正处于新媒体环境中并高速发展。但是,放在博物馆中,新媒体则应该回归“媒体”的含义来解释。

  对于新媒体一词,学术界并无确切定义,定义这一词语的专家学者也没有一致意见,但所有定义都基于新媒体的最基本特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有相似之处,本文则选择相对较“新”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在《新媒体概论(第二版)》一书中将新媒体定义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其外延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张。”新媒体理论学家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以五个准则将新媒体从传统媒体中区分出来:数字化、模块化、自动化、多变性、转码性。但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对而言不是完全分离的,传统媒体可以吸收借鉴新媒体的技术和优点,而新媒体的产生一定意义上也是传统媒体的深化。”马丁·李斯特(Martin Lister)等人认为新媒体是“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型的关键指标,是全球化强化的过程的促成因素,是西方工业制造时代被后工业信息时代所取代的过程的缩影,是既定且核心的地缘政治秩序的去中心化的组成部分。”

  综上,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在人类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顺应信息时代的潮流而发展起来的相对“新”的媒体形态,它强调与受众的交流,信息的双向传播,它是传统媒体的进步,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变革中所出现的种种现象息息相关的。
  (二)博物馆与新媒体的发展
  博物馆在语源学上的起源‘mouseion’在古希腊语中是指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庙。在当时的古希腊,神庙并不具有博物馆的性质。世界上第一座博物馆可能是公元前280年托勒密一世(Ptolemy I Soter)建立的亚历山大博物馆(the Mouseion of Alexandria)。
  但是,“将博物馆与系统的收藏和研究相结合的,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及其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所建立的吕克昂学园(Lyceum),亚历山大博物馆是托勒密一世对吕克昂学园的吸纳与扩展,是古典时代最著名的博物馆。”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社会发展,私人收藏现象越来越多,公共展览也随之出现。一般认为,“博物馆真正从私人转变为公共的标志是 1683 年牛津的阿什莫林博物馆(the Ashmolean Museum)的正式对外开放。”在随后几百年时间里,经济、政治变革,自然环境更迭,博物馆适应着社会的变化,新博物馆学运动兴起,博物馆从重收藏、重研究,转变为重教育、重视观众研究,强调“以人为本”,与多学科结合研究,为社会公众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媒体”这一词语最先出现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交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但是,在“新媒体”这一词语出现之前,新媒体技术就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

  列夫·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的产生是现代媒体的发展和计算机发展两条轨迹的结合。米歇尔·亨宁(Michelle Henning)认为“新媒体的技术起源于巴贝奇(Babbage)的分析机(the Analytical Engine),提花织布机(the Jacquard loom),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的麦克斯存储器机(the Memex machine)概念。新媒体发展于二战,阿兰·图灵(Alan Turing)破译德军密码的工作,军情室(military situation rooms)的概念,德国磁带录音机(German Magnetophone)的技术。

  人类对通讯、对计算的需要引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传播媒体,许多传统媒体逐渐进化为新媒体。而从传统博物馆学发展为新博物馆学的现代博物馆,与新媒体的发展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现代博物馆也可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形式,同样传递信息给受众,有极强的互动性,现代博物馆又可通过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现代博物馆与新媒体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三)博物馆中的新媒体
  新媒体技术在现代博物馆中无处不见。我国博物馆中最常见的新媒体技术当属数字博物馆、多媒体技术、智慧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等,博物馆利用微信、QQ、微博、博客、IPTV等媒介与观众沟通交流。国外博物馆引入了更新的新媒体技术,博物馆在线游戏、社交网站、数字档案、触摸屏交互、博物馆导航系统、VR、AR技术……博物馆中的新媒体技术是促进博物馆自身发展和向大众传播知识的技术,是新媒体环境中最符合博物馆发展要求的技术,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解决不同的问题,满足多元化的观众需要,是博物馆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在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博物馆  中的三项新媒体技术:

  1.数字博物馆
  数字化,是新媒体最基本的特点,是其他特点的基础。“所有的新媒体客体都是由数字编码组成的,他们是数字的代表。”“所谓数字化,是指把原来附载于其他物体上的信息用电磁介质,按二进制编码的方法加以储存和处理。

数字博物馆,主要针对解决实体博物馆藏品展示的局限性,通过建立庞大的藏品资源数据库,让观众随时随地观赏任意一件博物馆中的藏品,通过资源共享可进行博物馆间的合作研究,又保护了藏品本身,充分帮助博物馆实施收藏、展示、研究和保护职能,又实现了自由度更高的教育职能。“庞大资料的管理是数位博物馆的核心部分,是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经济的基础。”

  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顾名思义,即多种媒体,一般除文本外,还有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博物馆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中都有体现,其他诸如博物馆的音频讲解、触摸屏导览设备、历史场景复原、投影视频影像,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皆为辅助观众完成博物馆参观体验的工具。

“多媒体系统巧妙结合文字、影像、视讯、语音、动画等多元媒体的应用,提供使用者亲和性的操作使用环境,并经由生动活泼的展示来帮助人们了解复杂深奥的概念。”多媒体技术有着简易的人机交互功能,主要作用则是帮助观众体验博物馆,为观众服务。

  3.智慧博物馆
  如果说数字博物馆能够给观众提供非线性、个性化的参观学习博物馆的“路线”,智慧博物馆则在此基础上展现了新博物馆学运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为观众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给观众更多选择,如定制参观路线,虚拟体验博物馆,实现观众与藏品的互动,获取观众评价并进行实时反馈,体现了新媒体强调的“交互性(interactivity)”。

  陈刚提出了“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物联网+云计算”的公式,宋新潮提出“智慧博物馆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实体博物馆博物馆群),甚至是在文物尺度、建筑尺度、遗址尺度、城市尺度和无限尺度等不同尺度范围内,搭建的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智慧博物馆是多项新媒体技术整合的结果,是数字博物馆的进化,让现代博物馆变得更加聪明,观众与博物馆之间“人”与“物”的交流更像“人”与“人”的交流,“人”成为博物馆的核心,即时地交流让博物馆变得更人性化,让观众在博物馆的体验更加舒适。

  不论是数字博物馆、多媒体技术,还是智慧博物馆,都是新媒体发展在博物馆中的体现。现代博物馆也在运用这些新技术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在信息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博物馆中为什么会出现新媒体
  新媒体技术最早可能出现在世界博览会之中,但博物馆中最早出现新媒体技术的可能是美国的旧金山探索馆。  “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一个新的关于无形的,不可触摸的科学上的过程和概念的强调导致了新陈列技术在科学博物馆中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旧金山探索馆与保护和展示藏品的博物馆传统模型断绝关系。它的仅有的物体是临时的陈列设备,打算通过‘亲身实践’(Hands-on)的研究方法传达科学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馆长开始使用投影电影来增补人工基础的展览。”

  毫无疑问,科技进步是新媒体出现的根本原因,而现代博物馆也为解决因自身收集、保护、研究、展示及教育等各项职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引入新媒体技术,具体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社会角度
  1.吸引观众,扩大影响力

  在通讯闭塞的年代,博物馆是依靠口耳相传才能为人熟知的。如今的博物馆,有了扩大自身影响力,获得更多观众的方法,即新媒体技术。QQ、微博、微信公众号、博物馆主页、社交网站,使用这些工具的人数与使用时间不可估量。博物馆需要赢得更多的潜在观众,需要让人知道自身的存在;博物馆之间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彼此对观众的第一次争夺。能获取更大访问量的博物馆一定是有高超的宣传手段,吸引人眼球的网站或公众号文章。观众参观后有好的体验感受,让博物馆获得更好的口碑,影响力扩大,也是要依靠互联网传播的,这样再一次吸引更多的观众,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访问、参与和表达的权利民主化
  彼得·弗格(Peter Vergo)认为“‘旧’博物馆学的错误在于它太关注博物馆的方法(methods),而忽视了博物馆的目的。”197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圣地亚哥圆桌会议”(San Diego Roundtable Meating)第一次将一个新博物馆学运动公之于众,1984年《魁北克宣言》(Quebec Declaration)的通过,宣告了新博物馆学的诞生。博物馆的工作重心从“物”,转移到“人”,以人为本,强调教育,关怀自然环境与社区,为社会公众服务。著名博物馆学家甄朔南在概括新博物馆学主要内容时指出:“反对单元文化,强调宣扬文化的多样性,保住原住民文化。”特别是殖民地博物馆,原住民有自己访问、参与和表达的民主权,原住民更了解当地的历史。这些民主权利的实现依靠互联网,被殖民者压迫的人民需要世界的支持。而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而出现的新博物馆类型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更加需要当地人依靠新媒体与各界的沟通交流。博物馆对于公众是无门槛的(免费开放),博物馆也希望听到社会各界的声音,新媒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博物馆观众——观众体验
  肯尼斯·埃姆斯(Kenneth Ames)是这样描述展览体验的:“展览主要是一种非语言的感官体验。观众或许会阅读我们所写的展览文本,但是他们更喜欢由我们所尝试提供的那些多重感觉的体验。”

  如何吸引观众?如何让观众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这是策展人及整个展览团队要考虑的关键问题。首先,博物馆是否有足够藏品支持举办多个不同的展览,吸引新老观众。若让观众重复参观同一个陈列,且不能观赏到珍贵的历史文物藏品,即使有出彩的辅助展品,博物馆也难以挽回观众的兴趣。其次,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因环境、建筑、陈列等因素极易产生“博物馆疲劳”(Museum Fatigue)现象,过多地使用藏品排列会让观众注意力下降,逐渐丧失参观兴趣,加速参观过程,无法获取最佳体验。最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变化巨大,人们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潜在的博物馆观众为什么要选择庄严肃穆的博物馆去休闲体验?游戏厅、电影院,商场等,这些都是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首选。博物馆自身在毫无新意和改变的基础上,无法与这些商业休闲娱乐机构竞争,也不能体现“以人文本”的理念。因此,现阶段吸引观众兴趣的最佳方案即运用新媒体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构建特色展览,给观众多种感官体验,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基于观众体验,现代博物馆应该主动改变。
  (三)博物馆自身
  1.教育与陈列
   
  传统博物馆学重视物的研究,其展览也是严肃的,缺乏互动的,与观众之间仅有单线联系。

在新博物馆学运动之前,我国博物馆的工作重心主要是文物标本的收藏和研究,而对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认识不足,没有将展示教育和公共服务放在博物馆工作的中心。同时,即使更改了建馆理念、展览观念,传统的陈列模式趋同,大都千篇一律,缺乏创新,信息的单向传递让作为非正式教育机构的博物馆很难达成教育目的。博物馆与观众的沟通交流,博物馆给观众提供的学习信息,博物馆传统陈列模式的更改,势必依靠新媒体技术来实现。

  2.收集与保护
  常年处于地下的文物被考古人员发掘取出后,如果没有合适的保存条件,会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目前已基本公认的博物馆建筑物内环境气候的标准数值是:温度15℃~25℃,相对湿度45%~65%。”历史类博物馆的藏品多为发掘或征集的有极大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长期脱离库房或更换陈列地点会造成文物的生存环境剧变,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勉强采用更多的防护措施与更高昂的费用让难以展出的文物参与陈列展览,不如合理建立虚拟博物馆数字博物馆,让观众了解文物的同时更明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基于博物馆的各项职能和社会责任,传统博物馆出现了上述问题,博物馆缺乏多元文化的声音,没有与其他休闲娱乐机构竞争观众的核心竞争力,展示方式老旧,思想固化,文物保护技术达不到要求。博物馆因此做出改变,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藏品电子化的保存与查阅、原初场景展示、与观众双向交流,倾听观众的声音,步入信息时代,解决问题,寻求进步。
  博物馆中新媒体的效果
  如今,新媒体技术已经是现代博物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物馆是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又达到了怎样显著的效果,什么样的使用才是合情合理,适应馆情的。其效果可以分为三个角度来分析,并用实例予以佐证。
  (一)研究、管理与保护:藏品的新媒体应用
  许多博物馆,尤其是大型博物馆,或者历史悠久地区的博物馆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收藏、展示空间有限,无法对馆藏甚至希望征集的文物进行合理有效的收藏与保护,有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混乱无序,严重影响博物馆策展与文物保护的进行。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藏品数据库可以将馆藏文物信息逐一登记,进行策展、换展时可按照藏品名称、器形、时代、纹饰、出土地等检索信息,显示所需要的藏品数据记录。在博物馆内部进行普通的藏品研究工作时,也能轻而易举地检索藏品信息。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使博物馆内部针对藏品的研究、管理与展示更加便利。

  新媒体能够解决保护与展示的矛盾,文物信息的数字化避免了对文物的频繁移动而产生的损害,又让观众近距离观赏,合理地完成保护和展示的职能,同时可以满足观众的需要,让观众参观尽可能多的藏品。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专门的数字博物馆空间,其紧挨咖啡馆、阅览室、餐厅,构成了一套完善的休闲娱乐场所。数字博物馆内部空间不大,有一座弧形的多触点藏品墙,墙上有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间隔一段时间会自动翻页,观众可点击感兴趣的图片观看高清放大版,并阅读比说明牌详尽的文字介绍,既能回顾展出的藏品,又能了解未能参展的文物,满足对文物历史感兴趣的观众的需要,博物馆也能避免频繁移动参展文物而对文物造成的不必要损害。

  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徐典裕关于“多媒体资料库”有四部分构想:收藏知识库、虚拟展示厅、数位化图书馆、虚拟科学教室,将藏品的搜索与展示、教育相关联。博物馆的台湾鸟类多媒体资料库在全球网络中开放,用户可以浏览不同类别的鸟类图片进行选择,找到自己希望查看的内容,更可以通过不同的查询方式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的藏品数据库不仅可以解决当下博物馆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世界长久保存藏品信息,始终见证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沟通、互动与交流:展示的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技术能够丰富展示手段,让博物馆陈列有创新,吸引观众。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MA)的一号展区,将艺术、技术和讲解融为一体,共有十件展项,全部基于同观众互动,多触点藏品墙可让观众了解陈列信息,游戏画室专门针对儿童,“透镜”互动展示屏加深观众体验。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博物馆可以为展览注入活力,衬托展览主题,是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现代博物馆中,“教育”是最重要的目的。学校是正式的组织教育机构,博物馆是最适合补充学校教育的机构。博物馆中多数教育活动针对儿童,但不可忽略的是,新媒体技术使博物馆有了提供青少年、大学以及社会人士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机会,即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我国最早的数字博物馆当属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网站。网站名为“数字资料馆”,分建筑、藏品、古籍、出版、明清宫廷、文物保护、在线预览七个板块,涉及古建筑学、文物学、历史学、文物保护学等多学科知识,可从多媒体资料库检索任意信息。如今的数字故宫网站包含的内容足够观众足不出户进行学习,而现代的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能够完善博物馆的教育职能,针对全民进行终身教育。

  文物信息的网上公布可提供其他博物馆参考,从而实现不同博物馆的资源交流,加强馆际合作,为各种临时展览、合作展览创造新的契机,同时又造福社会。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在自身拥有“台湾蝴蝶生态面面貌”、“阿里山与邵族文化数位博物馆”等多个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对馆内进行资源整合,构建一座知识管理导向的电子化博物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意旨即在于创造知识资讯的社会分享,知识经济尤赖网际网路的发展形成。”通过运用创新形式的营销策略和深受网民喜爱的运行内容,博物馆各部门通力合作,构建成数字化知识库,并提供社会各界浏览使用,大大提升了博物馆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贡献程度。
  (三)参与、体验与服务:公众的新媒体应用
  博物馆做出的改变与创新归根到底是为了观众,而新媒体的出现让观众能够享受参观博物馆的过程。

  如出行需要电子地图一般,观众进入博物馆需要恰当地引导。新媒体导览能够为观众策划参观路线,甚至可以根据观众需要和喜好为不同观众定制个性化参观路线。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移动导航系统不仅可为观众指引博物馆几十个展厅和其他休闲设施的方位,更能定位观众身边的藏品进行实时介绍。此系统可下载至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上免费使用,还允许观众与亲友随时分享参观体验,这样的导览服务是观众需要的,是博物馆“以人文本”理念最好的体现。

  美国密歇根州的安阿伯动手博物馆(AAHOM)旨在成为“互动学习体验中的佼佼者”。为了让观众主动体验,博物馆设立了“里昂乡村杂货店”展览,展出物品则为1935年前后的商店库存品,馆方在店内创造“佩伯尔幻像”(Pepper’s Ghost),通过投影幻象向观众展现“店长”和“老顾客”关于店内商品的介绍,让观众感觉置身其中,回到了1935年前后,引发不同年龄的观众交流。为了增强互动性,让观众有更多的感触,馆方挑选观众在后台进行表演,与店内参观的人进行实时交流。博物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存储了杂货店内所有的商品信息,让年轻的观众了解历史,指导观众使用商品。这种沉浸式的展览营造互动氛围,体现交互性,极大地发挥观众自由,增加观众体验效果。

  “博物馆的运营离不开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两个方面。新媒体提供了种种良机,使博物馆能从网站用户那里得到反馈,或促使他们进一步参与博物馆举办的各项活动。”通过网站、社交工具等,博物馆可以充分获取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改进展览与服务。伦敦博物馆(MOL)网站分为机构导向、藏品导向和用户导向三大部分,在用户导向部分又有“学校”、“线上探索”、“参与进来”三个部分。“学校”部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给学校联系博物馆的途径和使用博物馆内部资源的机会;“线上探索”是博物馆与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的联系,博物馆通过社交媒体将观众带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内部信息;“参与进来”即博物馆提供多种参与方式,邀请公众发送自己的内容,并展示在博物馆墙上。由此可见,博物馆门户网站有非常大的利用空间。

  通过新媒体进行动态展示,可以有效解决观众疲劳,让观众有进一步参观的动力;“非线性”的展览与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众能够随时随地参观学习,加之博物馆原本的“无门槛”无身份限制,实现了博物馆观众多元化,提高了观众数量,让博物馆提升绩效;对社会来说,新媒体让博物馆不再“严肃”、“神秘”,改变观众对博物馆的传统印象,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新媒体的出现让博物馆更加人性化,解决了传统博物馆内部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的问题,又加强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新博物馆学强调的“以人为本”,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随着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博物馆势必运用更多符合本馆发展要求的新媒体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

  四、关于博物馆中新媒体的问题与建议
  每项新技术都因它具有改变和促进事物现有规则的潜能而受欢迎,或者作为对现状的威胁而不被大众信任。“博物馆中新媒体的提倡者认为其能使过时的机构现代化、普及化,提高效率。艾莉森·格里菲斯(Alison Griffiths)提出,新媒体能够让知识大众化、提供展览的前后信息,增加观众人数,提高灵活性,帮助表现‘复杂的主意和过程,让展览活泼,提供多种观点,鼓励观众之间的社会互动’。怀疑者认为其威胁到人工制品的真实性,知识的传统资源的权威性,将博物馆转变为“寓教于乐”的商业场所。”任何事物的新老碰撞总是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新媒体为解决博物馆内部的收集、保护、研究和展示,教育及公众服务等各项问题被引入博物馆,同时出现了关于博物馆本身、新媒体技术以及博物馆管理者的新问题与新的解决方法。
  (一)博物馆新媒体的困境
  新媒体会取代纸质媒体么?匡文波认为“新媒体的许多功能是纸质媒体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尤其是高速便捷的检索功能与知识类聚功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正像一个步履蹒跚的长者迈向历史博物馆。”现在讨论这个问题为时过早,但是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会取代传统实体博物馆么?博物馆是“永久性机构”,“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皆为真实存在的,将其数字化会不可避免的削减事物本身的有效信息。因此,新媒体只是作为博物馆的辅助品。的确,运用新媒体的展览博人眼球,却占据了文物展品本身的展览核心地位,喧宾夺主,无法协调新媒体与展品的关系会导致展览主题的偏离,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如果一个博物馆最吸引观众的是新媒体技术,就违背了博物馆的宗旨,新媒体的运用便毫无意义。面对以“藏品信息”为主的冲击,能否把握新媒体技术的尺度是对博物馆极大的考验。

  世界范围内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别,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发展也存在极大差异。欧美国家发达地区的博物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本馆绩效时,经济落后地区的博物馆却只能依靠传统的展览模式艰难生存。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的博物馆大多数运营资金来自国家财政、当地政府或者私人赞助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博物馆资金是否充裕。资金匮乏的博物馆更无力依靠自身的创收、行销手段来获取运营资金,妄谈利用昂贵、复杂的新媒体技术。中国的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只是刚刚起步,水平落后,甚至有些博物馆在技术水平达不到的情况下敷衍了事,反而影响了本馆的口碑,而无力引入新媒体技术的博物馆只能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因此,资金保障问题和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让新媒体的引入困难重重。

  新媒体技术让很多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博物馆望而兴叹。换言之,正是由于新媒体技术的成本昂贵,让博物馆无力引入,导致了博物馆在与其他休闲娱乐机构竞争时缺乏文物展品以外的核心竞争力。经济水平的发展只是基本原因,根本原因则是新媒体技术的成本过高,相比博物馆可以采用的场景复原、现场演出等其他增强观众体验的技术,新媒体技术只有凸显优势的同时,成本更实惠,博物馆才可以抛开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恰当运用。

  新的技术需要新的人才,博物馆内部人才缺失也是极大的障碍。新媒体与博物馆的结合势必让部分传统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接受,观念与意识的落后是阻碍新媒体在博物馆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媒体需要能够接受新思想的人,更需要拥有新技术的人。博物馆展览设备、网站的维护检修并非一般工作人员能做到,新媒体技术的引入更加凸显出博物馆的人才缺失,不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技术人员。新媒体产生新的运营维护费用博物馆管理者也未必接受,新媒体与固化的博物馆管理模式也将产生冲突。

  国内博物馆的发展较之国外起步较晚,博物馆发展理论以西方理论为主,如果模仿西方,在国内环境中引入开放性更强并主要“外包”的新媒体技术,是否会让博物馆更加混乱,让中国博物馆的权威性受到影响。

  引入新媒体的博物馆面临的问题甚至超过传统的博物馆所面对的问题,博物馆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新媒体内容千篇一律,专业人员匮乏……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发展困难重重,新的问题不能依赖新的技术,而需要新理念来解决,博物馆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和管理模式来应对新媒体技术对博物馆的冲击。
  (二)面向未来的新媒体路径思考
  针对以上问题,博物馆如果将新媒体作为未来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应找寻解决措施,让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博物馆的各项职能服务,为博物馆观众服务。

  博物馆不应把新媒体当作吸引观众的“噱头”,展示毫无科学依据的内容,应该保证新媒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例如在社交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对于博物馆和展览的宣传应该符合本馆实际;在展览中利用新媒体技术设计的博物馆在线游戏应该与展示内容相关;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的数字化信息不能虚构,不能抄袭其他机构。最重要的是,新媒体是辅助展览的手段,“只有在文物展品不能充分有效传达信息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手段。”新媒体技术只有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在展览中,才能发挥它的功能。同时,博物馆应当引入专业技术人才,更新观念,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为新媒体的发展奠定基础,最终解决博物馆中关于收集、保存、研究、展示、教育及公众服务的问题。

  新媒体在博物馆中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关于对藏品的保护,与观众的交互性和发挥观众的自由度,新媒体能够做到更多:博物馆可利用新媒体技术全面监视并控制文物库房与展柜内的环境气候,有病害及时查找并消除,制定文物藏品保护措施,实现自动化保护;博物馆展厅出口的观众留言册大都无人问津,极少能看到有心的回复。博物馆可用互动触摸屏设备代替留言册,允许观众为各展厅博物馆建筑、门票、服务、藏品、展览等各方面进行实时打分评价,后台及时查收并与相关观众取得线上线下联系,针对留言进一步沟通交流;博物馆还可开放小型临时展厅,让观众围绕一个展览主题挑选展品,布置陈列空间,设计陈列方案,由馆方挑选几组切合主题有可行性的,在网上与馆内公示,征集民意,投票选出最符合大众意愿的方案,最终让观众真正参与策展。

  新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皆可为博物馆利用,提升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博物馆中的新媒体能够让博物馆做出有利于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保护、有利于社会大众的变革。面向未来,博物馆中新媒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新媒体技术也只是博物馆发展的手段而非目的,博物馆的最终使命则是通过实现自身的进步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特别是外文文献的翻译积累,以及部分博物馆实地调查,大体概括了博物馆中新媒体的现状。限于新媒体“新”的特性以及新媒体概念的模糊性,本文的论述存在时间上的缺陷,并未对博物馆中的新媒体进行详细总结。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新媒体在博物馆内大有可为,博物馆中也将出现相对更“新”的新媒体技术。总之,新媒体的引入对博物馆而言利大于弊,产生的新问题也将随着时间和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国内外对于发展了两千多年的博物馆与不足百年的新媒体结合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博物馆如何做出有利于自身更有利于社会大众的改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