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淳安从“湖底江”时代到“江上湖”时代的历史故事——杭州淳安县博物馆
讲述淳安从“湖底江”时代到“江上湖”时代的历史故事——杭州淳安县博物馆
淳安博物馆于2014年破土动工,2016年底完成土建工程;2017年7月进场展陈布展装修,2018年1月17日基本完工并投入试运行,通过试运行整改提升,2018年5月18日迎来正式开馆。县博物馆总投资8000余万元,其中展陈装修4500万元。建筑面积约5700平方米,共四层。其中,一层为序厅及临展厅,二层为历史厅,三层为移民厅,四层为非遗厅及办公区域。该馆以淳安4000年历史为叙述主体,以1959年为界,用实物结合声光电等元素,讲述淳安从“湖底江”时代到“江上湖”时代的沧桑巨变,是45万淳安人的“回得去的文化故乡”和“放不下的精神家园”。
序厅
序厅气势恢宏,顶部是一个由30多万片贝壳组成的艺术装置,代表着淳安的水;几艘悬挂的木船,营造了置身水底的空间感;四周墙面的块状起伏装置,则代表了淳安曾经的山,现在的岛。序厅周边为接待区、咨询处、售卖处等公共服务空间和临展厅。临展厅主要展陈摄影、书画、器物等展品。目前正在展出的是由本土美术家倾情创作的42副淳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画。
历史厅
历史厅分“文明曙光 置县之始”、“新安中流 人文蔚起”、“严陵首邑,文献名邦”、“甲等强县 浙西要枢”四个单元,讲述了淳安4000年的历史。
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即点亮了新安江江畔的文明之光;西汉末年起,为避战乱,大量氏族迁淳;公元208年,贺齐置郡设县……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淳安的祖祖辈辈,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新安文化,成就了“文献名邦”。本厅展出了我县1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方腊起义刻石为镇馆之宝。
移民厅
1959年,由于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新的历史在“江上湖”时代中被延续。该展厅的设立,是向淳安近三十万新安江水库移民的奉献精神致敬。展厅入口,一块高大的移民纪念碑矗立在眼前,上面镌刻着本展厅的主题“国家特别行动”。
此碑以水库堤坝与城墙相结合的造型配合艺术装饰,纪念新安江截江成湖的历史壮举。该展厅展示了众多移民老物件、老照片,参观者带上耳麦即可倾听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移民故事。
非遗厅
该展厅在还原的徽派古建筑里,分戏曲舞乐、传统技艺、民间习俗、非遗传承四大板块展示了淳安80余项非遗项目。
有在戏曲领域独树一帜的淳安睦剧、有“中华一绝”美誉的八都麻绣、有曾获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山花奖”的淳安竹马、有沿承七百多年历史的猪头祭祖习俗……
这些以口口相传为主要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还原出原有风貌,定格成永恒经典,展示在大家面前。
刻石重约16.16千克,是一块天然鹅卵石,呈不规则整椭圆形,四面皆阴刻楷书铭文,共11行。记载了方腊起义和被俘的时间、地点,以及义军攻打赵宋王朝州、县的路线,有重要的史料价值;1988年3月淳安县潭头乡(今文昌镇)王家村出土。后经鉴定为一级文物。
方腊(公元1048-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睦州青溪县万年镇(今淳安威坪)碣村人,北宋末年方腊利用食菜事魔教组织群众,于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10月)举行起义,聚众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自己的政权。北宋童贯率精兵十五万南下镇压起义。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帮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父子等39人被俘。同年8月,方腊在汴京英勇就义,起义失败。
《中国文物报》1988年9月16日第三版刊登了一篇由淳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鲍绪先、鲍艺敏二位同志撰写的《一块记载方腊起义的刻石》论文,该论文依据相关史料,对刻石文字内容(方腊起义的时间,攻打赵宋王朝州县的路线,方腊最后被俘的时间,刻石人等)进行了考证,证实该刻石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可以佐证方腊起义历史的实物史料。
此外,博物馆展厅打破传统的文物展陈模式,以空间视觉为先导,以情景体验入展,包括信息查询、小知识问答、微信照片打印、各地方言查询等等,结合文物散点式布展,打造出别样的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