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通古今、以宏慈善——中华慈善博物馆
祈通古今、以宏慈善——中华慈善博物馆
中华慈善博物馆是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力推进、南通市具体承建的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该馆位于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慈善家、中国首家公共博物馆创立者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旧址,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9亿元。该馆由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和其他配套服务区组成,功能设施齐全,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开馆。中华慈善博物馆将恪守“祈通古今、以宏慈善”使命,努力打造成中华慈善文化的展示窗口、教育课堂、交流平台和研究基地,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博物馆分为慈善思想、慈善历程、慈善组织、慈善人物、当代中国慈善事业、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慈善事业等6个展区,全面、集中、生动地展示了中华民族慈善文化传统和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丰润根脉 历久弥珍——慈善思想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其中也蕴含着丰厚的慈善文化。自先秦以来,诸多流派、历代先贤提出了许多精湛的慈善理念,它们交相融会,绵延流淌,成为中华慈善文化的源头活水。本展厅通过绢画以及一些经典的慈善名言和古籍资料展示了儒道佛等诸多流派的慈善思想和理念,其中也不乏有贝叶经这样珍贵的文物。
赓续相承 砥砺前行——慈善历程
传统慈善发轫于先秦,至唐宋基本成熟,明清趋于兴盛,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政府、宗族、宗教色彩。近代以来,在民间义赈活动和西方教会慈善等影响下,社会慈善不断兴起,慈善内容、形式渐趋多元,传统慈善逐步转型。慈善活动历经三千年赓续相承,走过了一条嬗递演进的发展之路。历程厅主要通过泛舟之役、药方洞、方婆遗风、刘宰施粥、丁戊奇荒等场景及艺术创作的形式,展示了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慈善发展脉络。
善与人同 泽被苍生——慈善组织
我国的慈善组织历史悠久,大多由官员、商绅、士人、僧侣举办,内容涉及备荒救灾、施医给药、掩尸助葬、赡恤孤寡、拯济婴孩等方面。相对于个人慈善行为,慈善组织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广泛性、稳定性和功效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慈善组织凝聚了社会资源,为苦难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本展厅设有仿古街道,高度还原了古近代一些颇具影响力的慈善组织,如福田院、惠民药局、范氏义庄、同善会、育婴堂等。
仁为己任 义动山河——慈善人物
慈善,发乎心,动于情。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令人景仰的慈善人物他们或处不同时代,或身份不同,或行善方式有别、动因各异,但皆以己之力散播人间温暖,以博爱之心诠释人性之美。本展厅展示了从春秋时期的“首善”范蠡到藏族慈善家汤东杰布再到近代创造南通“近代第一城”美誉的张謇先生,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慈善代表人物,此外还以仿古建筑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表彰慈善人物的部分牌匾、楹联。
壮阔新旅 光耀九州——当代中国慈善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慈善事业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逐渐兴起,全社会慈善意识日趋增强,各类慈善组织大量涌现,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当代慈善事业正逐步走向成熟。近年来,微公益、公益创投等新型慈善活动形式相继出现,慈善事业的透明化、法制化、专业化、全民化特征愈发显现,慈善已成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本展厅从历程、组织和重点人物的角度,展示了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血浓于水 大爱中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慈善事业
近代以来,受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香港、澳门、台湾的慈善事业经历了不寻常的发展历程。20世纪下半叶,随着港澳台经济崛起,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内地改革开放以后,港澳台的慈善活动迅速扩展进来,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助残扶贫、防灾救灾、社区发展等方面进行慈善援助。长期以来,海外华人心系故乡,捐资助学,建桥修路,赈济灾民。本展厅分别展示了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部分的重点慈善组织和人物,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
沐浴人间大爱,享受人文熏陶:中华慈善博物馆九大亮点分析
(一)大“爱”无疆
博物馆入口, 一棵透光的大树根深叶茂, 乍看之下貌不惊人, 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交错的树枝中央,隐藏着一个“爱”字。 这一低调而走心的设计, 正体现了中华慈善博物馆 朴素、平实、润物无声的主题。
(二)365天份的“善”
365个“善”字, 由古今著名书法家书写, 从地面延伸到照壁上, 组成一条“善”之路。 这些“善”字,有浮雕,也有投影, 提醒我们365天一路走过, 都要存善念,行善事。
(三)画中“善”事
嗟来之食、人性本善、 大道至简、涸辙之鱼…… 思想厅上方悬挂的两列巨大画轴, 承载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十个经典慈善故事, 数数看,这些故事中你听过几个呢?
(四)滴水之恩 积石成冢
“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婺源地区浙岭山头, 有一位方姓老婆婆, 常年为来往行人义务施茶, 方婆过世后,人们为了纪念她, 每次经过方婆坟冢都会叠放一块鹅卵石, 渐渐就堆成了一个高6米、 占地60平方米的“堆婆冢”。 人物、场景、多媒体影像的叠合, 在博物馆中再现了 方婆故事与“堆婆冢”的来历。
(五)“施粥”的标准
晚清“丁戊奇荒”大型赈灾场景中, 也隐藏了一枚“彩蛋”。 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 为灾民煮一锅粥, 比比看自己煮的粥, 是否能达到当时《乔家大院》主人公、 著名晋商乔致庸订立的“施粥”标准 ——“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
(六)最后的吻
福田院、惠民药局、 范氏义庄、同善会…… 一条古街里, 汇聚了众多古代慈善组织, 在育婴堂门前一角, 狗妈妈正在给小狗喂奶, 而一位衣衫褴褛的母亲, 却正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孩子放入“接婴处”。 这令人感慨的一幕, 原来取材于丰子恺先生的漫画 ——《最后的吻》。
(七)品读牌匾楹联
牌匾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符号, 融文学、书法、雕刻等艺术于一体。 中华慈善博物馆的牌匾楹联厅, 以仿古建筑的形式, 集中展示了古代褒扬善人善事的牌匾与楹联。 “一乡善士”、“积善余庆”、 “急公好义”、“孝友家声”…… 每块牌匾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要了解它们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就需要大家自己到馆中细细品读啦。
(八)亲历汶川
2008年, 震动世界的汶川地震发生, 至今已经是第十年, 2008年, 全国人民的数亿爱心开启了“中国公益元年”。 馆中再现汶川灾区景象的大型多媒体场景, 采用投放救灾物资的飞机尾舱的俯瞰视角, 让观众有如亲历灾难现场, 在最为危难的时刻, 感受中华民族的人间大爱。
(九)五毛钱做慈善
证严上人创立于台湾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最初由三十位家庭主妇每天省下五角钱, 投入竹筒里,积攒起来救济穷人。 五毛钱硬币上的微雕, 用放大镜才看得清细节。 “五毛钱做慈善”的思想, 告诉我们“慈善”并不遥远, 每个人都能通过举手之劳的小事帮助别人, 传递一份温暖与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