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之数字展示技术解析
   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之数字展示技术解析
2018年1月19日(星期五)上午10:00,“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在浙江美术馆中央大厅开幕,展览主办为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展览协办为浙江图书馆、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朵云轩、春秋版画博物馆、虚苑e术、中国美术学院版画东方学视觉文化研究所,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 4、5、6、7、8、9、10号展厅、中央大厅、天光长厅,展览时间:2018年1月19日——2018年3月11日。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方利民,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施莹,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蔡枫,浙江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浙江省美协副主席应金飞,深圳大学教授应天齐,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翁连溪,上海朵云轩集团副总经理朱逸青,中国版画收藏家协会会长王锋,春秋版画博物馆馆长赵堂伟,《今日版画》杂志主编金利良,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虚苑e术代表赵宣丞,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赵宗藻、陆放、俞启慧、甘正伦、陈聿强、朱维明、邬继德、韩黎坤、李以泰、张远帆、陈海燕、张敏杰、张晓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董捷,古籍版本、版画研究的专家:宋平生、张玉坤、童志新、郑名川、邵彦、李晓愚、万子亮、陈研等,出席开幕式的还有中国版画收藏协会代表;浙江美术界、文化界代表;社会各界公众以及新闻媒体朋友等。
开幕式议程为展览艺术家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蔡枫致辞,浙江美术馆主持工作副馆长应金飞致辞,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副处长施莹、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翁连溪,春秋版画博物馆馆长赵堂伟,上台共同拓印“水印千年”展标。开幕式结束,领导、嘉宾到展厅参观展览,由本次展览总策划应金飞现场导览。开幕式由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副书记杜群主持。
开幕式现场
应金飞在致辞中提到: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精心筹备,“水印千年—一中国水印版画大展”终于顺利拉开帷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中华美学精神来源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当代文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浙江美术馆是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宣传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省委省文化厅全面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窗口,我们始终注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工作热情,努力把美术馆工作与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化惠民的工作要求落实到美术馆的具体工作之中,这些进一步明确了展览的大方向。
2015年,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版画展“湖山之约”赴保加利亚展出时,是应金飞萌发要做“水印千年”最早的契机。2016年应金飞为杭州G20峰会策划启动展“湖山胜概”版画作品展,作为“水印千年”的序曲。此次“水印千年”展览动用了美术馆十个展厅,包括中央大厅和序厅,它并非孤身一展,而是作为浙江美术馆“东方智慧活化系列”展览计划的开端。从“湖山胜概”到“水印千年”,这种一以贯之的可持续性正体现了“东方智慧”在新时代绵延庚续的鲜活动力。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我们倡导传统文化中相互包容、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积极传播“东方智慧”。
本次展览分为五大版块,浙江美术馆还首次引入的“环幕艺术剧场”展览形式,名为“幻影西厢”。结合“陈洪绶西厢记”插图,和去年“湖山胜概”中的册页“烟波澹荡”水印版画作为素材创作的环幕影像,这种结合现代技术的情景浸入式观展体验也将成为今后浙江美术馆的展览常态。最后,应金飞特别感谢了所有参与此次展览的人员。 中国是版画艺术的发祥地,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用版画漏印法在织物上制作的工艺布版画,此后从用墨汁和水质颜料印刷的古代水印木刻到汲取了传统版画、民族绘画、民间美术精华的现代水印创作,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中华民族意境自然的艺术特色与东方文化含蓄隽永的美学品格。
水印版画作为发端于中国的一门独特技艺,从隋代木刻刊刻至今的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始终承载着东方社会独有的内生视野和记忆感觉,深刻蕴含着中国的东方美学精神。上善若水几于道;执古之道,御今之有。“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是在当代人文艺术未来向度的世界性框架与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创造经验的共同关照下基于中国版画艺术之东方特性的社会学 思考,在时代新语境下或可为当代中国艺术关于如何建立民族自信的观念与争论提供一个更纯粹更清晰的思路。
    一、版刻千秋——中国传统水印版画
中国水印版画历史悠久,版画文化与社会、政治、宗教、民俗、艺术等各领域都有密切关联,也因此促成了自身的成熟和流变。第一版块“版刻千秋”以代表性的古典版画图像、大型雕版实物装置作品以及古籍文献呈示水印艺术的演进历程,为整个大展提供一个悠远的时间背景。

琵琶记 明万历 起凤馆刻本 浙江图书馆藏
展品包括汉传、藏传以及西夏时期的不同经卷,意在反映传播的广远性。各类古籍插图中最具中国传统人文内涵和审美成就最高的部分还属明清时期小说、传奇,这些精美而富含情节意味的插图既是传统智慧和民间技艺的结晶,在世俗生活的流播过程中又对建构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导向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此外,还特别选取陈洪绶《西厢记·窥简》一图为蓝本,以动漫、影像手段进行活化再造,挖掘历史图像的表现潜力,探寻古今图像传播和接受方式的内在关联。随着传统水印技艺的不断精进,“书画仿制”体系也应运而,从历代各类书画谱发展到后世以书画仿制见长的“荣宝斋”“朵云轩”专营机构,再到以技艺传承和艺术创作实践为主旨的“紫竹斋”(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工作室,构成了与当代水印的审美和技艺发展历程最为切近的发展脉络,此类作品也一并纳入其中。
    二、汲古镌今——中国现当代水印版画
“汲古镌今”基于活化传统的宗旨,梳理和勾勒中国现当代水印版画的演变脉络,以各地区水印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展现1950年代至2000年间中国现代水印版图概貌,并借此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水印技艺第一次生成、迁播、流变的历史。其中,特别推出数位中生代艺术家专题,通过他们各自有代表性思维和创作方式,呈现水印艺术历久弥新、柔韧而强大的内在精神。
我们应当看到,既往的复制版画、创作版画的划分在曾经的历史环境中是有效的。前一代木刻家经受五四新风的洗礼,他们首先是有人本思想的个体,有造型能力,同时学习欧洲木刻工艺,其作品的见效很快,可以直观展现出个人的能动性,这在当时无疑是极具号召意味和感染力的。然而,一旦涉及水印技艺时便因为材料和技术门槛而存在障碍,水印成为鲁迅要去抢救的“遗产”,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当前仍需要坚持用民族性的观点来检验版画的时代性和生命力。

陈海燕、曹晓阳、佟颷、张晓锋《天工开物》卷轴成品(局部),60×1128厘米,2016年
    三、东方意蕴——中国木版年画与浮世绘
第三版块以“水性木版”为连接点,展示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以及元素相互影响的转换阶段作品,借此唤起人们对东方古国共通的文化精神及其生命力的认识。
在中国民间传统年画部分,除能见诸杨柳青、桃花坞、漳州等各个地区典型作品外,还有一部分“半印半绘”样式的展品,如山东扑灰年画等。与人们熟知的节庆画那种热烈吉祥的审美追求有所不同的是,这部分展品在形制、题材等方面鲜明体现人伦教化功能或是文人绘画意趣,呈现出民俗民间与书画元素的融合状态,反映了传统水印技艺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的丰富可能性和强大的实践力。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典型的日本浮世绘即是在接受中国水印版画技艺的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面貌。同时,作为一种市井风情型的绘画样式,日本浮世绘与我国民间年画等民俗版画在传播效应和呈现样态上有相当的可比性。

封神榜八条屏 143×34厘米×8 聚祥成李记 春秋版画博物馆藏
    四、湖山胜概——西湖主题水印版画
2016年8月,浙江美术馆成功策划并实施了“湖山胜概——‘水印千年’启动展”,当时以G20杭州峰会为契机推出这一西湖主题的水印版画展览时,主持工作副馆长应金飞就意图检验前述观点。就资源而言,我们既有历史文献,也有现当代创作,但如果将之简单处理为东方符号的堆砌和画作的罗列则会失去真正的湖山神韵。因此,在展陈语言和内容方面我都进行了一些突破性的尝试,目的是将新颖的陈设手段融景观、历史、文化与传统技艺于一体,不仅观照于古今西湖的历史变迁,更形象化地凝练了西湖的诗意特质。其中重点的举措有两个,一是引用了“册页”概念,在“烟波澹荡”版块先以传统册页形制连缀起新创作的西湖主题水印作品,再将册页以托架承载,突显其“水波粼粼”的视觉之美来契合西湖意象,以此作成为展厅的视觉中心;二是《新湖山胜概》的集体创作,此件巨幅拼合作品以当代观念激活历史文献,从时间、空间、性格等多维度营造文化解读的可能。
最终,“湖山胜概”被文化部评为2016年全国美术馆8个优秀展览项目之一,先后得到了日本、德国及我国香港地区等艺术机构的认可和邀约。通过2016年到2017年期间关于启动展“湖山胜概”的推进实践,对当代文化建构语境下传统叙事的思考也日渐清晰。事实证明,地域和历史问题并非当代中国展览走向世界的关键阻滞,展览的国际性和当代性需要更恰当的策展思维来实现。
与普通剧场不同,这个名为“幻影西厢”的环幕艺术剧场是一个开阔的空间,长达18米的幕布呈环形包围观众,地面上则是投影下的逼真画面,观看时视觉配合着听觉,你需要时不时地转头,来迎接扑面而来的动态画面。就像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幻影西厢”的导演唐红平说的,对展览形式而言,让艺术作品动起来,是一次打破局限的尝试。

“水印千年”启动展之“湖山胜概”现场照片
    五、拓山印湖——公共艺术项目
“湖山”为历代文人对杭州城市空间诗意精神的形象概括。“拓山印湖”提炼水印与中国传统碑拓技艺中的标志性手——“印”与“拓”为实践方式,择取历史人文遗迹丰富的吴山和西湖水域的经典景观构成“湖山”现场。艺术家以大地为版、自然为版、时间为版,以各种人文印迹与自然造物为素材,拓历史、拓万物,拓众生、拓天下。从形态而言,它与画作形成了相宜的动静关系;从观念而言,与启动展“湖山胜概”形成呼应,“见山还是山”。
“拓山印湖”的静态成果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媒体介入和现场互动的动态过程也将成为一个公共文化事件。通过公众在地体验的方式,唤起参与者对中国美学血脉的体认、文化精神的再认识。观众可以通过展览体验领悟到水印文化所内蕴的“东方智慧”,它既可以非常具体,具体到一个技巧动作,一个精微的局部、一幅画面,又可以是浩大的,直接关涉一个文化领域、一方天地,一个国家行政和外交策略等方方面面。今后这一在地项目还将随着展览持续流动至各地,如“一带一路”轨迹等,在世界各地陆续实施。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古老却新鲜,多元又互通的宏伟主题,而以“东方智慧”传播、倡导传统文化中相互包容、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将是人文演绎的至高追求,也是当今提倡“文化自信”的根脉所在。暨春东作,谨以“水印千年”自曝于日,希冀中国未来的传统文化认同、拓展、传播之势欣欣向荣。

“拓山印湖”现场
带上VR设备,能站在西湖边面对面观看中国美院的学生和老师们如何将石碑、地砖乃至竹子上的字拓印下来;
   “幻影西厢”艺术剧场
江南的烟雨朦胧、如梦雪景,若不是在山水寻觅之间得以相见,便只能在艺术家的巧思妙想里,跟随着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找寻到了。在浙江美术馆“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的二楼展厅,有一个精心布置的“环幕艺术剧场”,置身其间,你不仅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雪景,还能看到南飞的大雁、飘忽的九天玄女……

幻影西厢环幕剧场幕布大小为24米×3.8米,地面投影区域大小同为24米×3.8米,搭建耗时两天两夜48小时,共启用8台工业投影仪,2台高性能主机。
“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幻影西厢》攫取《西厢记》窥柬曲段,交融木刻水印的画风与工艺特征以及高新媒体身手,将今世艺术家的木刻水印作品、传统水印作品经过动画的形势举行重新打散与组接,在观念、形势、传承、解读方面有着全新的构造与组合。经过全息的成像身手与木刻水印艺术特质的无缝衔接,表现时空的穿越与心情的穿越,给观众提供全新的欣赏身手来面临传统艺术的传播。

←“幻影西厢”动画欣赏
素材取自艺术家的版画作品
“幻影西厢”让传统水印概念重绽华彩

作为浙美跨年大展“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的拓展项目,“幻影西厢”的素材取自“陈洪绶西厢记”插图,和去年“湖山胜概”中的册页“烟波澹荡”水印版画。在故事情节上则是攫取了《西厢记》的窥柬曲段,融合木刻水印的画风,将当代艺术家的木刻水印作品、传统水印作品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重新打散与组接。
“开头的飞鱼传书,还有中间的睁眼佛像,这里面融合了五六个作者的作品,我们把画分成几层,离观众近一些的画面运动得快,远一些的便慢,这就给观众一个运动的感受,就像坐在汽车里看窗外一样。”同时,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营造空间转换的梦幻感,诸多元素穿插、闪回、交互,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空间想象效果。
唐红平告诉记者,传统艺术的展示其实一直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展览上的作品都是挂在墙上的,要创新展现方式,我们一开始想到的是做视频,但在这样一个时代,单一屏幕上展现的视频已经很难激起大家的兴趣。我们的身边有电视机、电脑,这些产品的陪伴都已经让我们对平面展示习以为常。”
于是,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后,在空间上做文章就成了他们的最终选择。“这次的主题‘幻影西厢’,人们一听《西厢记》往往就觉得这个题材很古老。但在环幕艺术剧场播放出来,观众是喜闻乐见的。很多人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作品,但有了强大的互动感后,观众愿意看,也看得很开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灵间的沟通。”
18米长的幕布8台工业投影机
为了完美地呈现效果下了“血本”

当然,这种结合现代技术的情景浸入式观展体验,无疑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此次为了呈现出最佳的效果,浙美一共启用了8台工业投影仪、2台高性能主机。除了有长约18米的剧场幕布以外,还有对应的地面投影区域。一个形象的举例便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幕布上投影出的飞鸟其实是从地面就开始展翅高飞了,而淅淅沥沥的雨水则会“浸润”到地面,溅射出一个个“水花”。
“原本其实想做的是全息投影的,不仅在墙面上有屏幕,地面上有屏幕,空中还有屏幕,从地面到墙面、空中,这三层相互穿梭、呼应,观众能完全沉浸到里面。但之后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还是删减了空中的部分。”唐红平告诉记者,包括此次的银幕也并非水平180度,整体在130度-150度之间,因为人的有效视角就是90度,大于这个角度产生的内容对人而言便是多余的,而此次的题材并不适宜载入过多的信息量。
通过全息的成像手段与木刻水印艺术特质的无缝衔接,这次浙美的“环幕艺术剧场”人气果然高涨。对此,唐红平笑着解释,因为对观众而言这是新奇的展示手段。“跟舞台剧不一样,舞台剧相对来说还是有局限性的,演员站在一个舞台上,要通过表演去展现饱满的故事,去表达一个观念,它是有时空局限的。但我们这个短片总共是四分半钟,将时间、空间都打散后,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神。”比如很多观众会感到“惊奇”的那幕转场“佛像睁眼”,其实就是体现“万物有灵”的概念。
让艺术品动起来成流行趋势
源头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国家秘技“拉毛”

那么,这样一个四分半钟的小短片,做起来难吗?用唐红平的话来说,在展览开幕前,“大概除了睡觉就是扑在办公桌上做片子了。40多个小时不睡觉也是有的。”唐红平对“让艺术品动起来”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现在,这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不仅是版画,还有雕塑、水彩、油画……都在积极地做着尝试。” 在这么多艺术品门类里,水墨画是最难动起来的门类之一。“水墨画的绘画方式、绘画效果都是相对平面的,我们很难从中去捕捉到运动的规律。而且,水墨的晕染还有意境都很难表现出来。”大概是2000年以前,曾经出现过让水墨相对自然地动起来的案例,当时人们不知道制作者是怎么做到的,所以将当时的制作手艺称为“国家秘技”,从不外传。
“其实这种被叫作‘秘技’的手艺就是‘拉毛’。我们在做动画时,一秒钟会有十几张画面,但‘拉毛’只需要一张画面,然后我们人为地让它动起来,再去捕捉运动规律。”老一辈的人小时候常看的“加电影”,像《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水墨为主的动画电影,便广泛地运用了“拉毛”技术。
然而,这项曾被称为国家秘技的“拉毛”技术,在2000年以后便逐渐不再被人们提起。“成本太高了。”唐红平感慨,“几个艺术家全身心投入一年可能也才制作出几分钟,如果换算一下,当时一分钟的成本相当于现在的几百万。所以现在基本不再用这个技术了。”唐红平坦言,对他们来说,困难除了体现在成本上以外,其余的,也就是在技术研究上能否找到更新的技艺了。

“幻影西厢”艺术剧场导演
中国美院影视与动画艺术学院动画系副主任唐红平
唐教师您好,您导演的“幻影西厢”艺术剧场近期在浙江美术馆展映,看到朋侪圈发来的现场图片真是惊呆了。让观众和作品逼真的有了互动,这种表现方式似乎推翻了我们传统动画的表现形势,觉得很不一样。
Q:您的这部作品在画风和选裁方面都接纳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终极呈现上接纳的是高新媒体的技艺。您为什么会想到这种表现方式,这种技艺是怎样完成的呢?
唐教师:留意传统文化是中国美术学院学院一向的艺术精神与寻求,我本人也特殊偏幸传统文化,尽管我惯用的创作身手是3D技艺,但是我更盼望呈现出来的是传统艺术所分发的神韵与意境。发现高新媒体技艺与传统艺术画风并没有抵牾之处,恰恰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产生很多不测的劳绩与大约性,如今依旧探究阶段,我会继承做相对深化的研讨,盼望能有新的发现。

Q:唐教师不停在美院动画系做教师,关于今世新媒体的表现方式平常也会做些研讨吗?
唐教师:在美院任教曾经有15个年初了,想想也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故,天天跟门生打交道,也就没有觉得时间的流逝,再加上我重要研讨方向是三维水墨方向 ,自然也就离不开高新的动画技艺与新媒体呈现方式,在我的天下里,传统艺术形势与高新媒体是相辅相成的,三维软件险些半年就晋级一个版本,作为教师也不得不与时俱进,动画专业在技艺上仿佛不进则退,不进则退。这些常用的三维软件险些都是由西欧国度开拓的,而且他们有着成熟的市场与创作流程;我以为跟西欧单一的拼技艺,在技艺、资金等多方面都处于优势,我们最有上风的方面在于我们是东方文化、艺术的发源地与代表,我们的作品融入东方元素才会更有生命力与竞争力。
我掌管的国度教诲部的课题就是数字化的水墨动画为研讨焦点,近几年不停实验用ar、mr等媒体方式来呈现,此中碰到诸多标题,比方配备过于昂贵、成像技艺尚处于研发当中等方面标题;但是觉得特殊成心思,这次展览原谋划也想接纳MR(全息)成像技艺,由于配备与时间周期等标题末了遗憾的放弃了。终极接纳环幕与空中成像的方式,实验营造一种2.5DD的空间,加强画面的互动性与空间感,为木刻水印作品注入新的血液,水印作品本人就非常美,动起来的律动感就更吸收人。

Q:木刻水印艺术也是一门传统的工艺,是怎样想到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以向同砚们先容一下这门工艺吗?
唐教师: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水印千年”,是以木刻水印版画为主导的展览,动画的显现只是如虎添翼,因此主创元素自然离不开木刻水印。起首要感谢总筹谋人应金飞教师提供这一机遇,他们为这次展览准备了快要两年的时间,举行全面而过细的规划才决议接纳动画的形势到场此中的创作,颇具创新的方法。
关于水印之前研讨的并不多,没有正式创作过水印作品,创作前期阶段,我们创作组屡次访问应金飞、方利民教师,专程在方利民教师的工作室录制水印创作的过程,使我们对水印有了较为全面的相识。木刻水印起首必要根据画面举行呆板,而且要预估墨水晕开的结果,技艺难度较大;其次是印制的过程,印之前宣纸必要吸水放平,在将干之时拓印最好,在刻好的木板阳面上墨,浓淡可以经过添加水分来控制,然后先对齐好位置举行拓印,每次都有不测的惊喜,过程几乎很成心思。

Q:这种方式也让江南水乡的特质也表现的很有神韵,制造的过程是不是很复杂,中心是怎样调和的?
唐教师:传统的水印作品很唯美、很宁静、接纳三维的空间去表现,难度特殊大,我想很多同砚也实验过同样的研讨;比方模拟摄像机的活动,完成起来本钱相称高,难度也非常高,失败的概率同样很高。即使镜头活动与空间办理了,又会发现画面作风不调和,数字化的3D模拟水印太随便僵硬。末了只好接纳后期合成的方式天生所谓2.5的结果,营造一种相同镜头活动的体念。固然,这些都不是终极结果,我盼望将来讲3D技艺更有机地交融到传统艺术中去,我做过很屡次实验,失败总是乐成之母,因此我会对峙不懈的继承朝这个方向研讨。

Q:整个片子做下来要多长时间?以为最难表现的是那一部门?
唐教师:整个片子正式启动时到展映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按8K的尺度来制造的,对配备的恳求特殊高,一些文件大到险些打不开,因此这个创作周期黑白常短的,末了两个星期就寝时间是天天都在缩减,最难表现依旧对空间的把握,其次是创意,既要保管传统艺术的意境、又加强展览的互动性与节拍感,常常在弃取之间做猛烈的头脑斗争。

Q:叨教唐教师为什么会选取西厢记的片断来做这个片子,对西厢记有什么特殊的情怀吗?
唐教师:提及来也是机遇巧合,我这两年跟茅威涛、郭小男、董捷教师构成的导师组,招收戏剧演出导演理论与动画创作研讨方向的研讨生,选题刚好是《西厢记》,这次应金飞教师筹谋的“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此中一个个慌张作品就是陈洪绶的水印版《西厢记》,无巧不成书,算是偶然中的一定,任务所然。接下来我们还要指导这个方向的研讨生继承动画《西厢记》的创作。

Q:终极呈现的结果有没有超出了您的预期?有去展馆现场观看您的观众看片的样子吗?
唐教师:终极呈现出的结果跟预期的有些差异,有些结果由于配备与时间的缘故原由暂时放弃了,固然也有些不测的惊喜,一些画面在电脑里校稿与现场体念完美是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总体来讲,有惊喜有遗憾。固然,能为这次“水印千年——中国水印版画大展”增光添彩一点就倍感欣喜了,不孤负创作原素材提供的艺术家们,他们分别是应金飞、方利民、王超、张晓锋、王霄、纪人萍,在此表现感谢!
开幕后我没有去过现场,只是听到一些展览相干的反应信息,末了开幕前30个小时没有睡觉,顺遂开幕后,整个人就处于混沌状态中,如今快规复了,准备来日诰日去看看。
“幻影西厢”环幕艺术剧场依靠科技手段采集册页作品中的图像,使原本静止的册页“动起来”,并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营造空间转换的梦幻感,以全新的诠释途径使传统水印概念重绽华彩,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空间想象效果。身处其中,在声音的烘托下目睹画面不停变化,仙气飘渺,视听震撼。此外,画面巧妙运用“屏风”之符号寓意,将中国艺术空间和动漫的多维度处理手法叠加,诸多元素穿插、闪回、交互,有局部、有演绎、有动画、有真人、有情节等,而画面最终则回归雕版印刷之场面。

——应金飞(“幻影西厢”艺术剧场总策划)

“相思恨转添,谩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本片攫取《西厢记》窥柬曲段,融合木刻水印的画风及新媒体手段,将当代艺术家的木刻水印作品、传统水印作品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重新打散与组接,在观念、形式、传承、解读方面有着全新的构造与组合。通过全息的成像手段与木刻水印艺术特质的无缝衔接,表现时空的穿越与情感的穿越,给观众提供全新的观赏手段来面对传统艺术的传播。

——唐红平(“幻影西厢”艺术剧场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