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史馆展陈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陈列中的应用
博物馆中一个成功的多媒体展览陈列从内容选择、脚本形成、技术应用到形式设计、环境考量,都必须提出贴切的设计理念、有吸引力的达成目标,并且要透彻地分析、掌握基础环境因素,合理地设置参观环境。当代的博物馆在展览中大量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博物馆对人、事、物的诠释、挖掘、关联能力,降低了受众接受信息传输时所要求的知识门槛值,提高了观赏、探索的兴趣。
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对多媒体展陈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科学技术类博物馆所展示的是科学原理、技术手段的发现、发明和应用,多数的展品就是在科学原理指导下形成的设备本体,受众对科学理论、技术的理解多数是通过作为展品的设备的解析、运行而得到的。因此在大多数的科技类博物馆中多媒体展陈的应用引入了大量的技术设备,直接来表现这些设备中所蕴涵的科技原理。
历史文化类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所展示的是人类社会、自然界在历史发展时期所表现的人类社会(群体)之间、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演变、发展的现象、过程和结果。这类博物馆,尤其是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主要展示的并非科技手段本身,因此多媒体展陈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就必须考虑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设备和所要表现的历史文化内容、总体展览形式环境之间的和谐与相融,追求的展示效果是"大形无影、大音无声",使受众在自然、顺畅的参观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通过多媒体展陈装置接受到历史文化的信息。
设计理念
没有理念的展览设计是混乱的设计,是淹没历史信息的设计,是不可能成功的设计。
展览理念的形成源于对内容的理解,是对展览内容、受众心理、展馆环境等因素合理的、综合的把握。理念指导着展览的设计、实施,融合着环境、内容所形成的氛围,调整、调动着受众的参观步伐、思维和情绪。
我们认为历史文化类博物馆中多媒体展陈的成功实现应基于对"科技、艺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融合之上。
科技:这是支撑文化多样性深入发展的动力。每一次科技进步不仅促进商业的发展,更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艺术与文化的繁荣。照相机、留声机、汽车、飞机、电话、计算机等技术产品的发明,改变了生活的进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带来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
艺术:这是引领科技向着更高境界迈进的精灵。艺术是感性的,科技是理性的,但二者并非泾渭分明。作为人类智慧的不同表达方式,艺术与科技在创意之源上却是相通的。艺术澎湃着人类的激情,科技则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产生了千姿百态的人类文化,推动社会向理想之国发展。
文化:这是凝聚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瑰宝。科技与艺术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交相辉映。文化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前进,筛选着艺术的优劣;文化的特异又赋予科技和艺术以丰富的个性,使之在历史的陶冶中不断地创新;文化的传承从人类的心灵深处解读着科技和艺术的理性与激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