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29 8:14:28
什么能让3D图像的应用更有效率,更省时间、更节约成本和资源?答案是定制化的软件。据外媒gadgets报道,日前,经过多个领域的生物学实验,研究者们已经开发出一款可以数字化操控3D图像的软件。
这项被称为“虚拟手指”(Virtual Finger)的技术项目能让科学家们通过在数字化图像的细微处结构上的移动来实现。这些微小的结构和神经元细胞或者神经元突触的工作原理很相近,通过计算机显示屏表面的移动可以触发各种数据。
“利用虚拟手指可以收集数据和分析具体信息,速度较之一般感应快上10倍乃至100倍。这是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出准确数字。”位于美国的艾伦研究所脑部科学研发中心负责人Hanchuan Peng如是表示。
很多其他的图像分析软件通过将三维图像分开成多个细小的序列进行显示,每一个显示薄片都可以视作计算机显示屏的一个平面显示图像。
为了研究三维结构,科学家们运用大数据条件下新增的机遇,在同一时间将显示的薄片进行处理。在强烈的对比中,虚拟手指支持科学家们对于细小物体例如单细胞进行显示测试,很短时间内它便能很快、甚至直觉一般地将所需的信息收集起来。
“当你在平板显示上移动你的光标,我们的软件能识别你是否指向近处或者远处的一个物体,同时不需要自众多2D图像中筛选过滤便能很快找到它的深度。” Peng补充说道。目前,这一软件和设备研发成果已经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