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17 16:14:29
1. 高校多媒体教室及网络中控
随着各高校多媒体教室数量的持续增加,传统的中控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如何高效地实现多媒体教室装备的网络化、智能化集中安全管理是许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内、外产品的优点,按照国际标准,研究开发了一套功能齐全、质量稳定、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升级容易、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具有专业形象的多媒体网络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基于TCP/IP标准协议的网络型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
网络智能集中控制系统通过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多媒体教室中的多媒体讲台、投影机、幕布、电脑、视音频设备、话筒及功放等诸多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远程控制,使教师上课时不再需要对各种设备进行烦琐的操作,不再为出现的意外情况而感到茫然无措。系统通过运用嵌入式技术可自动对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进行远程检测、诊断,极大地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精神负担,全面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系统的应用能力,保障了教学系统便捷、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
结合数字化监控系统,可视化教学管理的运用在辅助多媒体教学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总控室既可以通过网管计算机实时监看教室场景和教室设备状态,也可以通过电视墙实时监看全部教室的场景。使得安防建设、电子巡考运用成为可能。
多媒体网络智能化中央控制系统实施的目标是:提高多媒体教学管理效率、实现实时的教学系统维护;教师授课操作简单智能化;设备使用、管理智能化、安全化;与校园网平台建设整体化。
2. 中小学多媒体教室集成(班班通)
“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班通”是一线教师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实现混合教学的基本条件和必由之路。“班班通”实现教育教学将彻底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校校互通、班班互联、资源共享,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3. 精品课程智能录播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数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课堂或会议录像以及资料保存和发布方式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基本要求。现代教学或会议系统更需要的是一种数字化的、实时的、全面的录制系统,它可以方便地将课堂或会议现场中的场景、声音以及多媒体演示内容同时记录下来,录制的数字媒体资料可方便地加以利用。
精品课程智能录播系统主要应用于: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程课件、网络课件制作;精品课程示范教学;精品课程远程教学;数字微格教研评估;教学技能训练;专家报告、会议录播;网上点播,自主学习。
系统特点:
1、全景模式、电影模式、资源模式三种录制模式,灵活多样,满足不同场景应用需要;
2、自动跟踪型、便携型、网络型、三种方案,任意选择,满足用户不同建设要求;
3、自主研发的VGA采集卡(Kylines VGA-Plus),分辨率、刷新率自适应[1],实现采编一体化;
4、Windows标准流媒体格式输出,支持VOD平台发布,支持免插件、免安装IE直播和点播;
5、自动跟踪摄像,画面智能切换,实现课堂无干扰、无意识控制、无人值守的全自动智能录播;
6、全景自动调音台基于专业智能策略,自动平衡输入、增益降噪,完美还原现场声音;
7、录制参数、录制流程、基础信息等可预设成为录制模板,实现快速模板化录制;
8、强大的录制管理功能,实现定时录制和远程控制,支持录制暂停和录制恢复;
9、操作简单,管理方便,B/S架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发布,资源共享,自主学习;
10、实时打点,评分汇总,实现在线评估,微格评测,技能训练,教学研究;
11、后期可对资源文件进行删减、合成、索引等编辑,也可导入非线编平台进行专业编辑。
4. 校园信息化建设
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信息,除了铃声从简单的电铃改换为具有提前设定、自动播放功能的音乐形式外,视频及音频应用形式也已然丰富许多。视频有:有线电视、DVD、VOD点播视频及电脑视频文件(avi、mp4、rm等)等形式;音频上有:FM调频广播、卡座、CD、麦克及电脑音频文件(mp3、wmv等)等形式。此外播放形式上也出现了分组播放、点对点播放等智能化的播放需求。
在校园信息化及应用系统建设上也从最为原始的机械式音频广播系统发展为:有线电视系统、广播及打铃系统及由此扩展的点对点播放系统、校园网络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电话系统、录播系统、VOD点播系统、校长评估系统等。不仅如此,为了满足视频的分组和点对点的播放需求,各种规格的矩阵产品也逐渐开始登场。
此外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管理都将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逐步提升为网络化管理,如学校行政办公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及分析等等。
5. 标准化考场(网上监考巡查系统)建设
在《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的指导下,采用SIP网关、RTP/RTCP等先进技术,实现各地网上监考巡查系统间的无缝联接,对监控与巡查系统的前端和后端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能将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有机地连成一体,构建成统一的网络多媒体综合巡考信息服务平台。
网上巡查系统是包括了监控技术、通讯技术、音视频技术和教育考试管理技术的一套综合性业务应用系统。从系统应用构成的主体类型上可分成监控资源、传输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四个组成部分,监控资源是系统监控信息的来源,传输网络是连接监控资源、监控中心和用户终端的媒介,监控中心是系统的信息管理和共享平台,用户终端是系统的信息服务对象。分别等同传统的区域视频监控概念上系统可以分成前端、传输/变换、控制/管理、处理/显示四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