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重庆市涪陵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就《枳巴(涪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利用力度,加速推进文旅智慧系统的构建。
在非遗保护与利用方面,要积极开展非遗数字化建设工作,深入探索“非遗+科技”“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影视”“非遗+动漫”等跨界、跨域、跨行业的创新模式。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借助XR、VR等前沿技术,开发非遗主题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探索人工智能在非遗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应用。
在智慧文旅场景建设上,将依托重点景区、乡村旅游点、演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重要文旅活动场所,推动“智慧文旅”“数字文博”场景的落地实施。借助涪陵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平台,打造文化旅游业服务新业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获取涉旅数据,为景区道路交通和运行状况的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以打造旅游服务、品牌推广、智慧监管等领域的数字化综合应用场景为突破口,全面整合涪陵旅游要素的数据资源。以AI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一个集旅游发展全景展示、市场供求深度分析、安全监管预警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域智慧旅游综合应用场景。同时,推进智慧APP平台建设,为游客提供语音导游、智能导航、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
截至2025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已批准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以及文化生态的培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此背景下,重庆市积极行动,于2022年4月启动了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促进文化生态的培育与发展。2024年5月,重庆市文化旅游委正式将枳巴(涪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列为首批重庆市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枳巴文化作为涪陵文明的源头,以“巴濮共生、丹砂为脉、歌舞通神”的三元结构,塑造了涪陵“神舞物艺”的独特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