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2日期间,青岛大学携手多家单位,在青岛崂山区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五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ChinaVR2025)。与此同时,11月1日至2日,2025国际扩展现实学术会议(ICXR2025)也在同一地点同期举行。这两大盛会聚焦于VR/XR领域的最新动态,吸引了来自全球的554位专家学者、产业代表及高校学子参与,其中包括468名学术研究者、53名行业人士和11名海外嘉宾。
作为我国VR领域最具规模和规格的旗舰盛会,ChinaVR2025由中国仿真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以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联合主办,青岛大学则与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则作为协办单位参与其中。而国际扩展现实学术会议ICXR2025则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青岛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承办,且ICXR已成功入选首批CCF高质量国际会议培育计划。
ChinaVR2025会议的名誉主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以及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则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旭昆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联袂出任。此外,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青岛大学校长魏志强,以及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波等领导也出席了会议。王波副市长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表示青岛将积极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海洋经济、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文化旅游等本地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国虚拟现实产业迈向新的高度。魏志强校长则出席了颁奖仪式,并为大会的特别合作伙伴歌尔集团颁发了感谢牌。李建波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青岛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产业需求,以大会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ChinaVR2025为期三天,期间安排了6场高水准的特邀报告。张宏科院士、陈宝权教授、刘耀诚先生、汪国平教授、乔秀全教授以及杨晓莉女士分别围绕“新型互联网研究与思考”、“现实世界增强仿真”、“AI+智能眼镜”等前沿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同时,会议还设置了10场专题论坛、6大主题的会前课程以及一场沉浸式的“VR之夜”,全方位满足了参会者的交流学习需求。
在组织方面,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于佳教授担任了ChinaVR2025的组织主席;赵俊莉教授则担任了ICXR2025的本地主席,并主持了ChinaVR2025的闭幕式。此外,潘振宽教授、王国栋教授、张晓伟副教授、雷一鸣副教授、曹巍助理教授等28名教师以及20名学生志愿者也深度参与了论文报告、会务组织、学术交流等多个环节。
在ICXR2025的开幕式上,胡事民院士、大会指导委员会成员Kiyoshi Kiyokawa教授以及大会主席王涌天教授先后发表了致辞,深入阐述了XR技术(包括VR、AR、MR)在开启空间计算沉浸式时代中的重要意义,为会议的交流指明了方向。ICXR2025聚焦于WebXR、空间计算、三维建模、图形渲染等关键方向,精心安排了特邀报告、主旨报告、技术论文展示和小组讨论等环节。
这两大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VR/XR领域的研究者、开发者及行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更充分展现了青岛大学在虚拟现实与扩展现实领域的组织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在学界的知名度,也为推动扩展现实技术的创新突破与产业落地注入了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