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晨曦初露,在台盟中央举办的“中国心·民族魂——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第十二届大江论坛即将拉开帷幕之际,一群受邀而来的台胞齐聚会场之外。他们头戴虚拟现实(VR)头显设备,站在特制的感应地毯上,或缓缓挪动脚步,或驻足凝神观望……
让他们如此沉浸其中的,是一部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虚拟现实影片——《铸魂·台湾光复》。这部影片由台盟中央立项,北方工业大学携手台海出版社共同拍摄,比特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
“这是这部影片的首次公开展演。”台盟中央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铸魂·台湾光复》以全景视角,细腻再现了台湾自1895年被迫割离祖国,至1945年重新回归祖国怀抱这长达50年的沧桑历史。影片以虚拟角色“AI向导爱夏”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引领观众穿越五大历史篇章:从“文明之源”的宏大开篇,到“阿里山神木”被掠夺的警示;从“雾社事件”中台湾同胞的英勇抗争,到“秘密私塾”里对中华文脉的坚守与传承;再到“光复时刻”的欢庆与团圆。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不仅回顾了那段沉痛的历史记忆,更深刻感受到了台湾光复时家国团圆的喜悦与自豪。
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北方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张光子表示,影片秉持“科技赋能历史记忆,沉浸传承民族精神”的核心理念,巧妙融合了虚拟现实、大空间交互、多感官反馈、动作捕捉以及空间音频等前沿科技,为观众带来了“人在历史中行走”的极致沉浸体验。“创作团队综合运用了历史档案、口述史料、影像修复以及CG再现等多种手段,在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她进一步补充道,“影片全程遵循影视级制作标准,构建出了可交互、可探索的历史场景,让观众仿佛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在数字时空中亲身经历台湾同胞的抗争、坚守与回归,深刻体悟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性与精神凝聚力。”
台胞教师彭先生所描述的,正是影片中“阿里山神木”篇章的震撼场景:“影片通过360度全景视角,让我不仅看到了神木原本的参天雄姿,更目睹了它们被砍伐后的凄凉残骸。”他感慨道,岛内一些教材往往将日据时期的铁路建设美化成“现代化建设”,而这部影片则直观地揭示了其背后的资源掠夺本质。“这部电影的体验非常出色。如今,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很难彻底还原历史的真相。”彭先生认为,这种沉浸式的影像方式更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有助于他们认识真实的历史。
正如彭先生所言,《铸魂·台湾光复》正是希望通过科技手段,让历史变得“可看、可听、可触、可感”,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唤醒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让民族精神在数字时代得以薪火相传。
在论坛开幕前的一个小时里,已有30余位台胞抢先体验了这部影片。而当日下午,在台盟历史陈列馆内,150位参会台胞也陆续观看了这部影片。“据我了解,这次展映的是15分钟的精华版,未来还将推出30分钟的完整版。我非常期待完整版的正式面世。”彭先生满怀期待地说道。